Price for Modernization (Chinese only)
(Content in Chinese only)
人類的健康狀況簡單來說受兩大因素控制:遺傳和環境因素。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告訴我們,人類的遺傳因子從古到今並沒有多大的變化。長期坐在輪椅上的偉大科學家史提芬赫京(Stephen Hawking)在他的「胡桃殼裡的宇宙」一書中提到,人類負責遺傳的雙氧核糖核酸(DNA)所組成的成份,在過去五萬年中,基本上沒有多大的變化。另一方面,無論你是否認識醫療,你都會同意現今的社會不斷改變,環境因素變化成為影響我們健康的最重要一環。
美國亞特蘭大的易頓教授(Boyd Eaton)在最近一個演說中提醒我們人類正常生態的指標之一是「生存效率」(Subsistence Efficiency),它反映了每個人的能量吸收和耗用的比例。千萬年前,人類是獵者、是農夫,他們平均每天的能量吸收為三千卡路里(Kcal),用於體力勞動則為一千卡路里,故此他們的「生存效率」為三比一。但在現今社會,大家上落一層樓梯都用電梯的年代,我們平均每天的能量吸收為二千一百卡路里,用於體力勞動則只有三百卡路里,我們的「生存效率」為七比一。我們的社會是繁忙的,但繁忙的是我們的精神壓力,是我們市場上的弧線和數字,體力勞動上,我們是頗為靜止的!
用手臂的皮下脂肪厚度來量度我們的肥胖程度,經常運動的獵人是4.8厘米,但都市人是10.1厘米。過去三、五十年的醫療進步改善了不少傳染病和營養不良引致的問題,但「都市化疾病」如糖尿病、心腦血管病、骨質疏鬆、精神衰弱等卻大為肆虐。有科學家建議要繼續在摩登社會立足,「生存效率」要保持在三比一之數,換句話說,我們要增加每天用於體力勞動的熱量,由三百增到七百卡路里,這額外的四百卡路里約等於六十分鐘的輕、中度運動。大量的都市病例告訴我們,若然不能做到這個程度的體力活動,我們可能並不適合生存在這個現代化都市。
|